振框筛(也称振动平筛)是制浆造纸工业中用于纸浆筛选和净化的一种重要粗筛设备。它结构相对简单、运行可靠、维护方便,特别适合处理浓度较高、杂质较多(如未蒸解物、粗大纤维束、碎片等)的浆料。
以下是振框筛在纸浆过滤(筛选)中的主要应用:
粗筛(初级筛选):
位置: 通常位于制浆流程的前端,在蒸煮或磨浆之后,精筛之前。
目的: 去除浆料中尺寸较大的杂质,如木节、未蒸解的木片、纤维束、塑料片、金属屑、砂石、绳索碎片等。
作用: 保护后续更精密的筛选设备(如压力筛)和泵、管道等免受大颗粒杂质的损坏,提高后续设备的效率和寿命。
尾渣处理:
在精筛(如压力筛)之后,排出的尾渣(含有较多好纤维和未通过筛板的杂质)有时会送入振框筛进行再处理。
目的: 回收尾渣中的好纤维,减少纤维流失,提高得率。振框筛较宽的筛缝允许好纤维通过,而将残留的、相对更大的杂质(如粗大纤维束、小碎片)作为最终尾渣排出。
高浓度浆料的筛选:
振框筛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处理浓度相对较高的浆料(通常在2% - 5%左右,具体取决于浆种和设备设计)。
应用场景: 在流程中浆料浓度较高的点进行初步筛选,避免过度稀释(稀释会增加后续脱水或浓缩的能耗)。例如,在磨浆后或某些浆料输送环节。
特定浆种的筛选:
尤其适用于处理杂质含量高、纤维形态较粗、或者需要保留一定长纤维组分的浆料,例如:
机械浆(如TMP, CTMP):去除磨浆过程中产生的粗大纤维束、碎片。
废纸浆:去除大量塑料片、订书钉、胶粘物团块、未碎解的纸片等大杂质。
半化学浆、化学机械浆。
某些需要保留长纤维的特种浆(如挂面纸板的面层浆)。
振框筛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使其适用于这些应用
振框筛的工作原理:
主要由一个安装有筛板(通常筛缝较宽,如0.8mm - 3.0mm或更大)的矩形筛框组成。
筛框通过偏心机构或振动电机驱动,在水平面内做椭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振动。
浆料从进浆口进入筛框内,在振动作用下,浆料在筛板上形成薄层并向前运动。
振框筛的筛选机制:
尺寸分离: 尺寸小于筛缝的良浆通过筛板进入筛下流。
振动作用: 振动防止筛孔堵塞,使靠近筛板的细小纤维有机会通过筛缝;同时使粗大杂质在筛板上向前跳跃移动。
重力与冲刷: 筛板通常有轻微倾斜(或利用浆位差),良浆和部分水向下通过筛板,粗渣在振动和浆料冲刷作用下沿筛板倾斜方向或依靠振动向前推送,最终从排渣口排出。
振框筛的关键特点(与应用相关):
处理大杂质能力强: 宽筛缝和振动输送机制能有效处理并排出大颗粒杂质。
耐冲击、耐磨损: 结构坚固,能承受大杂质和粗浆的冲击。
处理浓度较高: 减少稀释水用量和后续浓缩能耗。
结构简单、维护方便: 筛板更换相对容易,运行成本较低。
运行可靠: 故障率相对较低。
筛选效率相对温和: 对纤维长度的破坏较小,有利于保留长纤维(在粗筛阶段这是一个优点)。
振框筛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
筛选精度有限: 主要用于去除粗大杂质,对细小杂质(如微细胶粘物、细小砂粒)的去除能力远不如精筛(压力筛)。
占地面积相对较大: 相比一些紧凑型压力筛,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。
动力消耗: 驱动整个筛框振动需要一定的能量。
筛缝易磨损: 处理含砂量高的浆料(如废纸浆)时,筛缝可能磨损变大,需定期检查更换筛板。
水耗: 有时需要喷淋水帮助排渣和防止筛板糊堵。
振框筛在纸浆过滤(筛选)中扮演着“守门员”和“回收者”的角色。它主要用于流程前端的粗筛,高效去除大尺寸杂质以保护后续设备;也常用于尾渣处理以回收好纤维。其处理高浓度、高杂质含量浆料的能力以及结构简单可靠、维护方便的特点,使其在制浆造纸行业,尤其是在处理机械浆、废纸浆等杂质较多的浆种时,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筛选设备。虽然其筛选精度不如精筛设备,但在其适用的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如果你需要了解特定型号的参数、操作要点或维护技巧,随时可以告诉我!